浙江省互联网企业:
在疫情爆发以来,许多浙江互联网企业不仅捐资捐物,还以自己的方式支援疫情防控。阿里巴巴宣布设立10亿元医疗物资供给专项基金,从海内外直接采购医疗物资;盘石集团向浙江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现金3000万,海外团队积极组织协调海外渠道全球购买防疫物资;天鸽互动捐赠价值100万元物资,中建网络捐赠5000L消毒液。
支付宝保险平台为全国医护人员设立“保障金”;每日互动组建“个医”突击队,利用大数据技术为政府核心决策部门在疫情防控决策提供数据支持;贝贝集团、云集、公销社等电商企业专项协调保障口罩等货源充足,并积极呼吁社群力所能及奉献爱心;丁香园、微脉等在线医疗企业上线实时疫情地图,开启在线免费问诊;RockySaaS、阿里钉钉等SaaS企业为企业、员工实现线上办公;蘑菇街携全平台主播帮助品牌增加销售、回笼资金。
此次疫情不仅是对社会管理的挑战,也是浙商互联网企业开展线上办公、在线问诊、电商物流等运营模式的契机。在疫情时期,如何正确地运用新手段、新方法启动正常生产,在保证职工安全的同时,也避免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受影响,平稳渡过难关,是众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我们鼓励更多企业利用好自身互联网技术优势,帮助其他企业恢复正常经营。
为进一步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坚决有力隔断传染源、切断风险源,针对企业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浙商总会互联网委员会特发此倡议书。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原则
1.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把握“四对关系”,聚焦“五个更加”,落实“十个最严”措施,按照回来前有准备、回途中有秩序、回来后有制度等“三个有”和“存量防扩散、增量防输入”的要求,坚持“有序放开受控”,扎实做好企业有序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
二、严格企业复工管理
2.企业复工应遵循属地政府政策有序复工,所有企业未经属地政府审核同意一律不得擅自复工。浙江省将按分级负责、实地确认、风险受控、长短结合、一企一策的原则,分类分批推出后续复工复产的企业、单位清单。
2月5日浙江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在前期调查研判,排摸底数的基础上,浙江已确定第一批十大类复工复产的重点企事业单位清单。首批复工复产的重点企事业单位有:第一类为防御防控必须的防护用品、药品、医药器械及相关原辅材料生产、必需品生产的企业。第二类为粮油加工经营、粮油批发市场、国有粮食收储、粮食、猪肉、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库等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第三类为“菜篮子”产品、农业生产资料生产加工相关的企业。第四类为农贸市场的相关企业。第五类为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相关的企事业单位。第六类为自来水、燃气等市政公用行业企事业单位。第七类为城乡客运、出租车、快递等城乡运营保障企事业单位。第八类为必需品的批发、销售、仓储、运输、配送、电商企业;第九类为通讯类企业。第十类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企业。
3.在省级疫情一级响应解除前复工的企业,必须成立由主要负责人牵头的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成专班负责疫情防控工作;必须制订本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方案,包括领导体系、责任分工、排查制度、日常管控、后勤保障、应急处置等内容,要细化落实到车间、班组,明确专人负责。企业复工前,须将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复工生产方案和承诺书等相关材料报所在县(市、区)行业主管部门备案,并转报当地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方可启动复工。要严格实施企业向属地承诺、员工向企业承诺制度,切实加强风险管控。
4.疫情防控到位、复工人员底数清、生产物资全、订单量充足、设备检修到位、防护物资储备足、隔离区设置规范、本地员工占比大的企业可优先安排复工。复工企业要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坚决防止因赶工、抢工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三、严格企业疫情防控
5.企业要按照我省《关于印发返岗返工返学人员监测防控指导意见的通知》(省疫情防控办[2020]7号)的要求,认真加强返岗返工人员监测工作。要提前掌握返岗返工人员信息,建立“一人一档”,了解其返浙时间和交通方式,合理安排员工返程,提倡自驾返回,鼓励企业包车接送来源地相对集中职工。要建立主动申报制度,返岗返工人员返浙前需填写申报表,内容包括前14天本人外出情况、与病人接触情况等流行病学史及本人与同住人员身体状况。对疫情严重地区籍员工,必须做好劝返工作,对于未购票的要劝阻,已购票的督促其退票。14天内有流行病学史的返岗返工人员,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症状的,要就地隔离,用救护车送当地发热门诊就诊排查;对有流行病学史、无症状者,通知其现住地基层政府,对其实施不少于14天的医学观察。无流行病学史、无相关症状者可正常安排工作。
6.企业复工前需根据卫健部门的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专门疫情防控管控人员、设立企业测温点或临时隔离室,配备防护口罩、消毒液、红外测温仪等疫情防控用品。要建立全员监测制度,应急响应期间每日上午(必要时增加中午一次),在人员进入工作场所时对全员测量体温并进行询问,凡有发热及咳嗽等症状的,应阻止其进入工作场所。要落实好经常性的传染病预防措施,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教育。要加强职工食堂卫生管理,加强餐厅的通风和预防性消毒,推行分餐制、盒饭制,尽量避免员工集体用餐,可采取分时段进餐、就餐时相隔1米以上、送餐到各单位等方式减少人员聚集。要确保工作环境清洁卫生,注意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使用空调的单位要定期清洗空调,并暂停使用中央空调,定期对门把手、电梯、按钮等公用设施进行消毒,倡导员工养成勤洗手的习惯。
7.企业要建立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工作场所发现疑似患者后应立即转至临时隔离室,及时联系当地疾控机构请求指导处理,并协助开展相关调查处置工作。若被诊断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其密切接触者必须接受14天的隔离医学观察。
8.用工不够的企业要有计划地与输出地沟通,原则上应采取线上招聘方式,保障职工及时到岗。在省级疫情一级响应解除前,企业不得到疫情严重地区开展招聘活动,不得从疫情严重地区新招聘员工,不得安排员工到疫情严重地区出差。企业对拟新聘用人员,要严格核查其过去14天内的流动情况并做好登记体检等工作,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办理入职手续。
9.企业必须建立自控机制,要成立由企业负责人担任组长的疫情防控工作监督管理组,每日对企业的疫情防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要落实信息报送机制,每天按时如实向属地政府报送相关情况。
10.企业要切实承担起社会责任,妥善处理好疫情防控期间劳动关系问题,对因隔离、留观或政府采取紧急措施不能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不得随意解除、终止劳动合同,也不得退回劳务派遣用工。有条件的企业,可安排职工通过电话、网络等灵活方式在家上班完成相应工作;不具备条件安排职工在家上班的企业,可安排职工采取调休、错时、弹性等方式开展工作。
四、严格疫情防控责任
11.按照法人负责和“谁用工、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各企业对本企业疫情防控负主体责任。要坚持稳控当头,认真履行职责,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浙商总会互联网委员会倡议浙商互联网企业在符合条件,符合规定的同时,积极向属地政府申请复工复产,为社会物资供应、服务保障加砖添瓦,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浙商总会互联网委员会
2020年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