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晚,北京2022年冬奥会闭幕式在国家场鸟巢举行,再次展现“中国式浪漫”。开幕式二十四节气倒数,闭幕式十二生肖冰嬉;来时迎客松相迎,别时折柳枝相送;星光五环与冰雪五环同框,交错展现“双奥”历程……
闭幕式展现了怎样的家国情怀?唯美的视觉效果如何实现的?张艺谋、李志伟、沙晓岚、黄辉等核心团队成员第一时间来到中文互联网最大的问答社区知乎亲自解答,揭秘开幕式背后的故事。
“双奥”之路展现中国发展与自信
“主火炬熄灭的瞬间,我的心中百感交集。”在问题“北京冬奥会闭幕式有哪些精彩瞬间?哪个环节给你留下了最深的印象?”下,张艺谋提起两届奥运会时空交错的那一刻。
作为深度讨论舆论场的知乎,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队”亲自答。闭幕式一结束,便成功吸引来了张艺谋的艺术解读。
“我们重现了2008年的那一幕:星星在地面汇聚,成为星光五环,伴随着《我和你》主题曲缓缓升起。然后这朵雪花火炬再缓缓下降,两者在空中交错,很浪漫,好像时光倒流一样。”他评价说,“我自己觉得这应该是一个经典瞬间。”
“梦幻五环和《我和你》出来的时候鸡皮疙瘩都出来了!”这个画面引发了无数知友共鸣。在不到24小时的时间里,这条问答的热度突破2000万,收获2.5万个赞同,并从知乎扩散到其他平台,迅速冲上微博热搜。
张艺谋认为,这个瞬间代表着2008年到今天中国走过的路。“两次奥运会,我们不仅仅说‘双奥’的概念,也不仅仅满足于我们是唯一的双奥城市、唯一的双奥场馆。它是我们走过的路,是中国这么多年的发展变化。”
这种变化体现在两次奥运会开闭幕式的理念转变上。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展现了中国五千年源远流长的璀璨,“以前我们还有强烈的愿望,说我们有很多家底,向世界介绍自己”。而在本届冬奥会上,“我们可以用简约的方式呈现开闭幕式,让全世界和我们在一起”。
张艺谋曾碰到一位工作人员,2008年奥运会时担任志愿者,现在则成了志愿者领队。“他说他又来了,我说你成长了。”张艺谋感慨,“所有人都会有这样的感觉,一晃十几年,时光的重叠中,国家和我们都不一样了。”
“普通人的每一步,似乎都微小、平凡、脚踏实地、不动声色,但远距离回望我们这个国家走过的脚印,你会惊叹它洒脱、传奇、伟大、日新月异。”他的思路在宏大叙事和微观细描间不断转换,“我相信很多人看到这个瞬间之后也会有同样的感受,这是中国人对于国家发展、对于国家越来越好的一种深切感情。”
中国美学演绎东方情怀
就在不久前,张艺谋携团队来到知乎解读开幕式背后的故事,被众多网友称为最懂“中国式浪漫”的人,而闭幕式也处处蕴含着中国独有的巧思。
“闭幕式与开幕式,是‘一朵雪花故事’的上下篇。”冬奥会闭幕式导演沙晓岚解释说,闭幕式的很多创意理念与开幕式是一脉相承、首尾呼应的,“比如我们开场一开始有24个孩子拎着雪花外形的灯笼,他们象征着24届冬奥会,也是对开幕式24节气概念的延续。”
这种延续在闭幕式的多个环节均有体现。主火炬的熄灭仪式上,呵护着主火炬的小雪花向外延展,倒放着飘向空中,随即转换成暖色,像一朵朵雪花型的灯笼,和整个北京城的灯光交相辉映。“在这种万家灯火的氛围里,奥运主火炬虽然熄灭了,但却又仿佛燃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
此外,缅怀逝者的“折柳寄情”环节尤为令人动容,体现出中国独特的观念。
据张艺谋介绍,“缅怀环节”是自里约奥运会开始的规定动作,韩国选择用类似葬礼的形式展示,东京奥运会则展现了日本的“物哀”。
“我想中国跟其他国家不太一样的是,对于逝去的人、对于生命,我们有属于中国人的乐观与向上。”张艺谋认为,中国人的生命观是在纪念、缅怀逝者的同时,“我们常常会擦干眼泪,活着的人还是要好好活着”。
为了表达这种生命观,张艺谋团队两年间数易其稿,最终找到了符合中国的表达方式:折柳送别。在上万平方米的地屏上,365位表演者拿着发光的“柳条”,伴着《送别》的音乐中缓缓走向中间,有无数道绿色的光像纪念碑一样升起来。
“365人代表着365天,代表着日日夜夜的思念。”闭幕式分场导演黄辉补充道。
这个极具中国传统特色与情怀的环节,在以思想性与互动性为特色的知乎引起了众多网友共鸣。知友“小猫”评论说:“真的非常震撼!优美大气,表现生死却又未与传统背道而驰,反而是交相辉映。”
“我们特别把光调成绿色的,意味着生命、希望和成长,我们没有太多的悲伤,更多的是一种深沉的纪念。”在回答中,张艺谋还特地解释将光柱调成绿色的原因,“绿色的希望重新升起,一切都要向前看,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情怀。”
幕后英雄无私奉献凸显家国情怀
在张艺谋看来,除了精彩的赛事和开闭幕式表演,那些服务冬奥会的幕后团队同样值得关注,从他们身上能够鲜明地体现出国家与个人间深厚的情感联结。
“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是特别浓厚的。”他说,“家国之间,还是国的事儿更大。”
在闭幕式上,张艺谋团队专门为志愿者拍摄了一条致敬短片。在知乎的回答中,开闭幕式外拍短片组导演李志伟详细介绍了这条短片的故事。
“志愿者短片的初心是希望能我们的镜头去记录,在这样一个性赛事当中,赛场内外每一位志愿者真正的是什么样的。”李志伟透露,他们组建了一支20人的纪录片团队准备进入闭环内拍摄,但因为疫情防控政策无法实施,“最终决定发动志愿者自己去拍,让他们记录自己身边的同伴”。
本来,李志伟非常担心拍摄效果,但出乎意料的是,年轻的志愿者们拍到的画面特别真实、鲜活。“比如片中那个睫毛结冰的女生,我们不仅看到了她丰碑似的样子,更获得了很多现场真实的画面,他们相互依偎取暖,双眼含着泪花甚至是冰花,热情比心微笑。”
开幕式时,李志伟听到很多朋友议论:08年是中国在努力的展示自己,迎合世界,而2022年的中国更松弛、更自信。他觉得,镜头里的志愿者尤其能体现这一点。
“用一句俗一点的话说,这些长在新时代的孩子们更会玩!”他举例说,志愿者们可以把各种情感,都用“快乐”表达出来:冷了他们会跳起舞来;饿了会歪头杀、求投喂;认真起来,大眼睛里都是光;暴雪纷飞,志愿者们会冲出去和所有人玩在一起。
即使是在最后结束服务的时刻,这些志愿者也不会表现出惯常的伤感场面,而是抱成一团,从“雪如意”大跳台的雪道上滑下来,让李志伟感叹:“‘花式整活’卷起来了!”
观看志愿者纪录片的观众同样有这种感受。“2008赛会志愿者路过。”知友“知行”回复,“新的鸟巢一代,确实比当年的我们更加自信和包容。”
在李志伟看来,这些年轻的志愿者像一个个发光的导体,把“坚守”“奉献”等不太接地气的词一下都变成了快乐的传递。
“我觉得这就是奥林匹克要传达的精神。”他总结说。